蒙古國怎樣應對“資源詛咒”?

“有去奧陶的嗎?”安迪慢吞吞地問道。這個曾經在美國軍隊服過役的男人看上去身材魁梧。這裡所說的奧陶指的是蒙古國一個名叫奧尤陶勒蓋(蒙語意為綠松石山)的地方,這裡位於該國南戈壁省的一處荒漠,從烏蘭巴托再乘一個半小時油煙分離機的飛機才能到達。當地一處銅金礦是迄今為止蒙古國內最大的外商投資項目,其建設速度頗為驚人,預計到2020年,來自該礦的產值可占整個蒙古國GDP的1/3。

安迪此前曾在阿富汗、尼日利亞和索馬裡等地幹過很長時間的安保工作,對他來說,來奧陶可以算得上是度假療養瞭。這裡條件舒適,當地人熱情好客,沒人試圖向他開槍,同時還有飛往烏蘭巴托的飛機。至少同喀佈爾(阿富汗首都)和摩加迪沙(索馬裡首都)比起來,蒙古國首都堪稱草原上的曼谷。

烏蘭巴托已成為全球采礦業的新興重鎮,新建的飯店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幾傢愛爾蘭酒吧內滿是外國礦主、投資銀行傢和當地的年輕姑娘,她們普遍有著修長的雙腿,穿著超短裙。幾十臺起重機改寫瞭烏蘭巴托的城市天際線,20年前還顯得空空蕩蕩的大街,時下已擁擠不堪。

在烏蘭巴托市中心蘇赫巴托廣場的一個角落,你可以發現一傢看上去光鮮亮麗的購物中心,這裡的情景與你在頂級國際機場所見到的毫無二致:女士時裝店、高檔餐廳以及名表專賣店,當然路易·威登專賣店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世衛組織新近公佈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烏蘭巴托的空氣污染十分嚴重,其受污染程度僅次於伊朗的阿瓦士,排名全球第二。

為瞭過上更好的生活,蒙古國正努力開礦,並將其產品賣給中國。眼下礦產出口在蒙古出口總值中所占比例已超過80%,預計用不瞭幾年就會上升到95%。蒙古國已探明的銅、煤炭、黃金、白銀、鈾、鉬等諸多礦產蘊藏量較豐富,且還有很多地區尚未被勘探,目前已經發放的采礦許可證約為3000張。

其實蒙古不隻是礦藏豐富,它距離當今世界規模最大且增速最快的能源需求市場僅咫尺之遙。當蒙古的供給與中國的需求結合到一起時,這些上一代還是遊牧民族的人們將會富裕到遠遠超出他們想象的地步。蒙古國目前人口不足300萬,它很可能成為像卡塔爾或文萊那樣的國傢:人口很少,但幾乎所有國民都能過上頗為富裕的日子。澳大利亞經濟學傢佈賴恩·菲舍爾專門研究瞭奧陶礦對蒙古國經濟的影響,他表示:“眼下靜電機推薦的蒙古國幾乎就是1930年時澳大利亞的翻版。”

奧陶礦的建設將是蒙古國經濟得以保持繁榮的重要因素。從2013年其礦產開始銷售起,直到2020年,該礦將使得蒙古全國經濟增長率平均每年增加5個百分點。

當然奧陶礦的意義遠不止於此,它同時是對蒙古國利用外資從事大型建設工程能力的一種檢驗。同樣地處南戈壁且與奧陶緊鄰的塔本陶勒蓋煤礦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未開采煤礦,蒙古國政府所持有的該礦股份已被自動平分給瞭所有在2011年3月31日之前出生的該國國民。2012年的蒙古大選日益臨近,出於政治上的需要,有關人士準備通過在烏蘭巴托和倫敦同時上市來為塔本陶勒蓋煤礦募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而此舉將會使如一潭死水般的烏蘭巴托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總市值翻上一番。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蒙古國民都被未來的超高經濟增長率搞得樂不可支。很多人擔心一旦蒙古將“寶”完全壓在采礦業這種單一產業上,會使國傢在經濟、環境、社會和發展戰略方面付出沉重的代價。經濟學傢開始擔心“資源詛咒”現象(又稱“荷蘭病”)——礦產資源的開發帶來瞭財富的激增,推動匯率和通脹螺旋式上升,最終使其他行業的競爭力節節走低。即便荷蘭有能力避免這些現象,發達程度低得多的蒙古國該怎樣應對呢?

一些蒙古人從環保角度反對采礦業的大規模發展。該國最有名的環保人士賽賽哥·孟克巴雅爾以前是一位牧民,2011年4月,他率領一群支持者騎馬沖入蘇赫巴托廣場,要求與政府方面對話。孟克巴雅爾看上去總是面容嚴峻,他坐在烏蘭巴托辦公室裡的桌子後面,穿著齊膝高的靴子和蒙古傳統服裝,看起來與周邊環境格格不入。他堅信,如果蒙古國遍地都是礦山的話,那“我們將永遠得不到發展”。他提出瞭一個將畜牧業、乳業和旅遊業結合起來的替代方案。

一位烏蘭巴托市民曾以某個外國記者翻譯的身份訪問瞭奧陶礦山,在看到那裡的真實場景後,她潸然淚下。對於外國人來說,荒涼無垠的灰褐色戈壁灘根本不可能喚起他們一絲一毫的情感,她卻把此情此景看成一種災難:“銅和金子畢竟不能拿來當水喝啊。”

英國《經濟學傢》雜志

分享到:

蒙古國很可能成為像卡塔爾或文萊那樣的國傢:人口很少,但幾乎所有國民都能過上頗為富裕的日子。

“有去奧陶的嗎?”安迪慢吞吞地問道。這個曾經在美國軍隊服過役的男人看上去身材魁梧。這裡所說的奧陶指的是蒙古國一個名叫奧尤陶勒蓋(蒙語意為綠松石山)的地方,這裡位於該國南戈壁省的一處荒漠,從烏蘭巴托再乘一個半小時的飛機才能到達。當地一處銅金礦是迄今為止蒙古國內最大的外商投資項目,其建設速度頗為驚人,預計到2020年,來自該礦的產值可占整個蒙古國GDP的1/3。

安迪此前曾在阿富汗、尼日利亞和索馬裡等地幹過很長時間的安保工作,對他來說,來奧陶可以算得上是度假療養瞭。這裡條件舒適,當地人熱情好客,沒人試圖向他開槍,同時還有飛往烏蘭巴托的飛機。至少同喀佈爾(阿富汗首都)和摩加迪沙(索馬裡首都)比起來,蒙古國首都堪稱草原上的曼谷。

烏蘭巴托已成為全球采礦業的新興重鎮,新建的飯店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幾傢愛爾蘭酒吧內滿是外國礦主、投資銀行傢和當地的年輕姑娘,她們普遍有著修長的雙腿,穿著超短裙。幾十臺起重機改寫瞭烏蘭巴托的城市天際線,20年前還顯得空空蕩蕩的大街,時下已擁擠不堪。

在烏蘭巴托市中心蘇赫巴托廣場的一個角落,你可以發現一傢看上去光鮮亮麗的購物中心,這裡的情景與你在頂級國際機場所見到的毫無二致:女士時裝店、高檔餐廳以及名表專賣店,當然路易·威登專賣店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世衛組織新近公佈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烏蘭巴托的空氣污染十分嚴重,其受污染程度僅次於伊朗的阿瓦士,排名全球第二。

為瞭過上更好的生活,蒙古國正努力開礦,並將其產品賣給中國。眼下礦產出口在蒙古出口總值中所占比例已超過80%,預計用不瞭幾年就會上升到95%。蒙古國已探明的銅、煤炭、黃金、白銀、鈾、鉬等諸多礦產蘊藏量較豐富,且還有很多地區尚未被勘探,目前已經發放的采礦許可證約為3000張。

其實蒙古不隻是礦藏豐富,它距離當今世界規模最大且增速最快的能源需求市場僅咫尺之遙。當蒙古的供給與中國的需求結合到一起時,這些上一代還是遊牧民族的人們將會富裕到遠遠超出他們想象的地步。蒙古國目前人口不足300萬,它很可能成為像卡塔爾或文萊那樣的國傢:人口很少,但幾乎所有國民都能過上頗為富裕的日子。澳大利亞經濟學傢佈賴恩·菲舍爾專門研究瞭奧陶礦對蒙古國經濟的影響,他表示:“眼下的蒙古國幾乎就是1930年時澳大利亞的翻版。”

奧陶礦的建設將是蒙古國經濟得以保持繁榮的重要因素。從2013年其礦產開始銷售起,直到2020年,該礦將使得蒙古全國經濟增長率平均每年增加5個百分點。

當然奧陶礦的意義遠不止於此,它同時是對蒙古國利用外資從事大型建設工程能力的一種檢驗。同樣地處南戈壁且與奧陶緊鄰的塔本陶勒蓋煤礦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未開采煤礦,蒙古國政府所持有的該礦股份已被自動平分給瞭所有在2011年3月31日之前出生的該國國民。2012年的蒙古大選日益臨近,出於政治上的需要,有關人士準備通過在烏蘭巴托和倫敦同時上市來為塔本陶勒蓋煤礦募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而此舉將會使如一潭死水般的烏蘭巴托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總市值翻上一番。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蒙古國民都被未來的超高經濟增長率搞得樂不可支。很多人擔心一旦蒙古將“寶”完全壓在采礦業這種單一產業上,會使國傢在經濟、環境、社會和發展戰略方面付出沉重的代價。經濟學傢開始擔心“資源詛咒”現象(又稱“荷蘭病”)——礦產資源的開發帶來瞭財富的激增,推動匯率和通脹螺旋式上升,最終使其他行業的競爭力節節走低。即便荷蘭有能力避免這些現象,發達程度低得多的蒙古國該怎樣應對呢?

一些蒙古人從環保角度反對采礦業的大規模發展。該國最有名的環保人士賽賽哥·孟克巴雅爾以前是一位牧民,2011年4月,他率領一群支持者騎馬沖入蘇赫巴托廣場,要求與政府方面對話。孟克巴雅爾看上去總是面容嚴峻,他坐在烏蘭巴托辦公室裡的桌子後面,穿著齊膝高的靴子和蒙古傳統服裝,看起來與周邊環境格格不入。他堅信,如果蒙古國遍地都是礦山的話,那“我們將永遠得不到發展”。他提出瞭一個將畜牧業、乳業和旅遊業結合起來的替代方案。

一位烏蘭巴托市民曾以某個外國記者翻譯的身份訪問瞭奧陶礦山,在看到那裡的真實場景後,她潸然淚下。對於外國人來說,荒涼無垠的灰褐色戈壁灘根本不可能喚起他們一絲一毫的情感,靜電除油煙機價格她卻把此情此景看成一種災難:“銅和金子畢竟不能拿來當水喝啊。”

英國《經濟學傢》雜志





512F59CA568BB2D0
arrow
arrow

    nfi496y3d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